Rapidfile Test (SYSTEM)
此測試會透過指定磁片區或檔案上的資料完整性測試來執行。
測試詳細資料
規格 |
|
平台 |
|
支援的版本 |
|
預期的執行時間 (以分鐘為單位) | 30 |
類別 | 案例 |
以分鐘為單位的逾時 () | 1800 |
需要重新開機 | false |
需要特殊設定 | false |
類型 | automatic |
其他檔
此功能區域中的測試可能會有其他檔,包括必要條件、設定和疑難排解資訊,可在下列主題中找到 () :
執行測試
執行測試之前,請完成測試設定,如測試需求中所述: WDTF 系統基本概念測試必要條件。
執行測試之前,磁片區路徑必須存在。 如果使用檔案路徑,測試會在寫入階段/步驟期間建立檔案,並在讀取/驗證階段預期相同的檔案路徑。
疑難排解
如需 HLK 測試失敗的一般疑難排解,請參閱 針對 Windows HLK 測試失敗進行疑難排解。
如需疑難排解資訊,請參閱 針對系統基本概念測試進行疑難排解。
此測試會傳回 Pass 或 Fail。 若要檢閱測試詳細資料,請檢閱 Windows Hardware Lab Kit (Windows HLK) Studio 的測試記錄。
詳細資訊
此測試會接受許多與檔案系統/IO 行為相關的參數,其中一些參數如下所述:
I/O 作業
寫 這是在命令列中提供的裝置路徑上執行的預設作業。
讀取/驗證 在命令列中指定 /V 選項時執行讀取。 在指定的讀取 IO 完成之後,測試會根據命令列) 指定的裝置路徑,比較讀取資料與預期的資料 (,並在讀取資料不符合預期的資料時通知使用者, (資料損毀) 。
I/O 模式
同步 指定 /SYNC 命令列選項時,會在指定的裝置路徑上測試完成 I/O 要求, (檔案/磁片區) 會同步完成。 測試會等候 I/O 完成,再發出另一個 I/O。 這不是預設選項。
非同步 未指定 /SYNC 命令列選項時,會以非同步方式執行 I/O 要求,其中測試會發出一組 I/O 要求,而不需要等待完成。 個別追蹤個別 I/O 要求的完成。 這是測試所使用的預設模式。
檔案大小
使用者可以使用 /Z 命令列選項來指定自訂檔案大小。 使用者可以附加下列其中一項來指定各種大小:
K - 適用于 KB
M - 適用于 MB
G - 適用于 GB
T - 適用于 TB
擱置 I/O
使用非同步 I/O 模式時,使用者可以指定等候所發出 I/O 要求完成之前,要保留暫止的 I/O 要求數目上限。 這可以使用 /R < number > 命令列選項來完成。 例如,/R 1K 表示測試會持續發出新的 I/O 要求,直到 1000 個未完成的 I/O 為止。
檔案旗標
測試會先使用 FS API 建立檔案控制代碼,再啟動指定路徑上的 IO。 使用者可以使用下列檔案旗標來建立各種 IO 模式:
/FD - FILE_FLAG_DELETE_ON_CLOSE 此選項是個別 FS 的指示,一旦檔案上的最後一個控制碼關閉,就必須刪除指定的檔案。 測試僅在讀取/驗證作業期間支援此旗標。
/FS - FILE_FLAG_SEQUENTIAL_SCAN 檔案系統旗標以優化檔案快取。 它會顯示存取是從頭到尾的順序。 如果個別的檔案系統不支援快取的 I/O,此旗標就不會有任何作用。
/FR - FILE_FLAG_RANDOM_ACCESS 檔案系統旗標以優化檔案快取。 它會顯示存取是隨機的。
/FW - FILE_FLAG_WRITE_THROUGH 使用時,寫入作業不會使用任何中繼快取,而且會直接提供給磁片。
/FU - FILE_FLAG_NO_BUFFERING 使用時,它是檔案系統的指示,表示檔案或裝置正在開啟,且不會快取資料讀取和寫入的系統。
區塊大小
測試會執行具有所提供區塊大小的指定 I/O。 預設區塊大小值為 64K。 使用者可以使用 /B 命令列選項來指定不同的區塊大小。
例如,/B 1M 表示使用者想要執行 1MB 的單一 I/O。
偵錯中斷
如果使用者執行測試並附加至系統的 Windows 偵錯工具,可以使用 /D 命令列選項來指出測試以中斷偵錯工具 (,並在測試中發生預期錯誤時凍結系統處於指定狀態) 。 當寫入和讀取/驗證作業期間收到預期的錯誤,以及讀取/驗證作業期間讀取資料與預期的資料不符時,測試會使用此做為提示,並中斷為偵錯工具。
命令使用方式
命令 | 描述 |
---|---|
rapidfile.exe test.dat /D /Z [FILE_SIZE] /R 16k |
非同步寫入 |
rapidfile.exe test.dat /V /D /FD /Z [FILE_SIZE] /R 16k |
確認非同步讀取 |
rapidfile.exe test.dat /D /Z [FILE_SIZE] /SYNC |
同步寫入 |
rapidfile.exe test.dat /V /D /FD /Z [FILE_SIZE] /SYNC |
確認同步讀取 |
rapidfile.exe test.dat /D /Z [FILE_SIZE] /FU /R 16K |
非同步未緩衝寫入 |
rapidfile.exe test.dat /FU /V /D /FD /Z [FILE_SIZE] /R 16K |
確認非同步未緩衝讀取 |
rapidfile.exe test.dat /D /Z [FILE_SIZE] /FR /R 16K |
隨機存取非同步寫入 |
rapidfile.exe test.dat /FR /V /D /FD /Z [FILE_SIZE] /R 16K |
確認隨機存取非同步讀取 |
命令語法
命令選項 | 描述 |
---|---|
rapidfile.exe |
測試的命令列選項如下所列。 |
/? |
顯示說明。 |
/PERF |
將結果記錄至檔案系統效能資料庫/ |
/A |
附加至現有的檔案。 預設值:不要附加 |
/B# |
區塊大小。 您可以附加 k、m、g 或 t。 預設值:64k |
/C |
列印總和檢查碼。 也會結束總和檢查碼作為傳回值。 |
/釐米 |
使用預設壓縮格式壓縮檔案。 |
/D |
如果發生非預期的錯誤,請中斷偵錯工具。 |
/E# |
讀取/寫入問題之間的睡眠毫秒數。 |
/Fd |
FILE_FLAG_DELETE_ON_CLOSE (只有在讀取/驗證作業) 才有效。 |
/FS |
FILE_FLAG_SEQUENTIAL_SCAN |
/Fw |
FILE_FLAG_WRITE_THROUGH |
/FU |
FILE_FLAG_NO_BUFFERING |
/FR |
FILE_FLAG_RANDOM_ACCESS |
/H |
建立磁片或磁片區裝置控制碼,而不是檔案控制代碼。 |
/I |
使用閒置優先順序。 |
/我# |
每隔幾秒記錄統計資料一次。 預設值:60 |
/M# |
執行測試的分鐘數。 這會執行寫入,後面接著讀取/驗證作業。 |
/N |
針對每個 I/O 使用新的控制碼。 |
/吧 |
請勿將任何專案記錄到偵錯工具。 |
/O |
覆寫現有檔案。 |
/P# |
模式大小。 您可以附加 k、m、g 或 t。 預設值:4m |
/R# |
擱置的要求數目上限。 |
/Rt# |
重試錯誤時,以毫秒為單位的逾時間隔。 其他格式分別是#s、#m、#h秒、分鐘和小時。 |
/S |
針對 I/O 作業使用簡單模式。 |
/所以 |
磁片或磁片區裝置的開始位移。 |
/Sp |
在寫入檔案之前,請先讓檔案疏鬆。 |
/同步 |
無法) 指定同步寫入檔案 (/TC /R。 |
/Tc# |
完成器執行緒數目。 預設值:1 表示建立,4 表示驗證 |
/Tq# |
佇列執行緒的數目。 預設值:1 |
/V |
藉由將檔案讀回來確認檔案。 預設值:無驗證 |
/X |
建立之後清除檔案。 |
/Z# |
測試檔案的大小。 您可以附加 k、m、g 或 t。 預設值:10m |
/VDL# |
開始寫入 (default == 0, -1 == FileSize) 之前,將 VDL 推送至 的位置。 |
/Eof# |
開始寫入 (之前,將 EOF 推送至 的位置,預設值 == 0, -1 == FileSize) 。 |
注意
如需此測試二進位檔的命令列說明,請輸入 /?。
檔案清單
檔案 | 位置 |
---|---|
rapidfile.exe |
< testbinroot >\NTTEST\Basetest\core_file_services\Shared_Tests\Wdk\ |
ntlog.dll |
< osbinroot >\NTTest\CommonTest\NtLog\ |
ntlogger.ini |
< osbinroot >\NTTest\CommonTest\NtLog\ |
dtresslog.dll |
< testbinroot >\NTTest\basetest\core_file_services\shared_libs\ |
參數
參數名稱 | 參數描述 |
---|---|
LLU_NetAccessOnly | |
FILE_S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