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方式為


PngImage 類別

描述從輸入影片產生一系列 PNG 影像的屬性。

必須填入所有必要的參數,才能傳送至 Azure。

繼承
azure.mgmt.media.models._models_py3.Image
PngImage

建構函式

PngImage(*, start: str, label: str | None = None, key_frame_interval: timedelta | None = None, stretch_mode: str | _models.StretchMode | None = None, sync_mode: str | _models.VideoSyncMode | None = None, step: str | None = None, range: str | None = None, layers: List[_models.PngLayer] | None = None, **kwargs)

變數

odata_type
str

衍生型別的辨別子。 必要。

label
str

編解碼器的選擇性標籤。 標籤可用來控制多工處理行為。

key_frame_interval
timedelta

兩個主要畫面格之間的距離。 值在 ISO 8601 格式所指定的範圍 [0.5, 20] 秒中應為非零。 預設值為 PT2S (2 秒) 。 請注意,如果已設定 VideoSyncMode.Passthrough,則會忽略此設定,其中 KeyFrameInterval 值會遵循輸入來源設定。

stretch_mode
strStretchMode

調整大小模式 - 輸入視訊的大小如何調整,以符合所需的輸出解析度 () 。 預設值為 AutoSize。 已知值為:「None」、「AutoSize」 和 「AutoFit」。

sync_mode
strVideoSyncMode

視訊同步模式。 已知值為:「Auto」、「Passthrough」、「Cfr」 和 「Vfr」。

start
str

輸入視訊中要開始產生縮圖的位置。 此值可以是 ISO 8601 格式 (例如,PT05S 即從第 5 秒開始),或畫面計數 (例如,10 即從第 10 格畫面開始),或串流持續時間的相對值 (例如,10% 即從 10% 的串流持續時間開始)。 同時支援巨集 {Best},其會指示編碼器從視訊前幾秒選取最佳縮圖,而且無論間隔和範圍的其他設定為何,都只產生一張縮圖。 預設值為巨集 {Best}。 必要。

step
str

產生縮圖的間隔。 此值可以是 ISO 8601 格式 (例如,每 5 秒) 一個影像一個 PT05S,或每 30 個畫面 30 個畫面) 一個影像的畫面 (計數,或是每 30 個畫面) 的相對 (值,例如,每 10% 的一個影像一個影像) 。 注意:步驟值會影響第一個產生的縮圖,這可能不是在轉換預設開始時間指定的縮圖。 這是因為編碼器會嘗試在開始時間和步驟位置之間選取最佳縮圖作為第一個輸出。 由於預設值為 10%,表示如果資料流程有很長的持續時間,則第一個產生的縮圖可能遠于開始時間指定的縮圖。 如果第一個縮圖預期接近開始時間,請嘗試選取 [步驟] 的合理值,或在開始時間只需要一個縮圖時,將 Range 值設定為 1。

range
str

相對於轉換輸入視訊中預設開始時間的位置,要停止產生縮圖。 此值可以是 ISO 8601 格式, (例如,PT5M30S 在開始時間) 停止 5 分鐘和 30 秒,或畫面計數 (例如,300 以在開始時間從畫面格的第 300 個畫面停止。如果此值為 1,表示只在開始時間產生一個縮圖) ,或資料流程持續時間的相對值 (例如,50% 會從開始時間停止一半的資料流程持續時間) 。 預設值為 100%,即停止在串流結尾。

layers
list[PngLayer]

要由編碼器產生的輸出 PNG 影像層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