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CodecInfo.VideoCapabilities.SupportedPerformancePoints 屬性
定義
重要
部分資訊涉及發行前產品,在發行之前可能會有大幅修改。 Microsoft 對此處提供的資訊,不做任何明確或隱含的瑕疵擔保。
傳回支援的效能點。
public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IList<Android.Media.MediaCodecInfo.VideoCapabilities.PerformancePoint>? SupportedPerformancePoints { [Android.Runtime.Register("getSupportedPerformancePoints", "()Ljava/util/List;", "", ApiSince=29)] get; }
[<get: Android.Runtime.Register("getSupportedPerformancePoints", "()Ljava/util/List;", "", ApiSince=29)>]
member this.SupportedPerformancePoints :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IList<Android.Media.MediaCodecInfo.VideoCapabilities.PerformancePoint>
屬性值
- 屬性
備註
傳回支援的效能點。 如果編解碼器未發佈任何效能點資訊,可能會傳回 null
(例如廠商編解碼器尚未更新為最新的 Android 版本)。 如果編解碼器發佈,如果不保證任何效能點,可能會傳回空白清單。
這是裝置製造商根據裝置硬體功能提供的硬體編解碼器的效能保證。
傳回的清單會先藉由減少像素數目、減少寬度,最後藉由減少幀速率來排序。 效能點假設單一作用中的編解碼器。 針對使用中多個編解碼器的使用案例,應該使用該最高的圖元計數,並新增每個個別編解碼器的幀速率。 <p class=note> 32 位進程不支持因為地址空間有限而大於 4096x4096 的解析度,但效能點會以目前方式呈現。 換句話說,即使元件針對高於 4096x4096 的解析度發佈效能點,也不表示 32 位進程支援解析度。
的 android.media.MediaCodecInfo.VideoCapabilities.getSupportedPerformancePoints()
Java 檔。
此頁面的部分是根據 Android 開放原始碼專案所建立和共用的工作進行修改,並根據 Creative Commons 2.5 屬性授權中所述的詞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