Поделиться через


私有雲介紹第 1 部分 – 操作層

clip_image002

私有雲部落格與社群相當密切,我們很高興的告訴大家,許多來自社群的人員已經開始在這裡分享關於私有雲的相關知識。本周我們將介紹由 Vincent Montalbano 所撰寫一篇非常不錯的部落格文章,介紹操作層在私有雲整體架構和設計中的重要性。

clip_image003操作層定義了提供 IT 資訊技術即服務 (ITaaS) 所需要的操作流程和程序。這一階層中利用 IT 服務管理概念,可以在目前主流的最佳作法(如 ITILMOF)中找到這些概念。操作層的主要焦點為執行服務傳輸層中所定義的營運需求。類似的雲端服務屬性無法單獨透過這項技術來達成,需要更高水準更成熟的 IT 管理服務方式才行。

Vincent  去無存菁後提出您在使用私有雲操作層時需要了解的關鍵概念。建議您閱讀 Vincent 部落格之後,也要閱讀 私有雲操作規劃指南

盡情閱讀吧!– Tom Shinder 私有雲愛好者。


私有雲介紹第 1 部分 操作層

作者: Vincent Montalbano

這幾個月以來,一直有個議題圍繞在我們的日常討論中那就是“私有雲”。我們看到雲端成為電視和網路廣告中的主角時。我們透過觀看網路研討會並且閱讀相關文章來瞭解雲端,以及雲端運算可以完成的事情,然後我們可以問自已“我們如何在自己的資料中心內建立雲端環境”?

何謂 雲端

您的環境中必須具備以下 5 個“特性”才可以稱之為雲端運算。我把相關的特性進行延伸並且包含了一些高階應用的範例。

  1. 隨選服務 (On Demand) – 在不需要人為介入的情況下,核准使用者能夠使用服務或者資源的能力。
  2. 廣泛的網路存取 – 通過驗證的使用者將能透過 電腦、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從任何地方存取相關資源的能力。
  3. 資源池 – 伺服器、儲存和網路資源合併到同一個架構當中,以供基礎架構中的所有服務進行共用。
  4. 快速恢復 – 具備快速 增加/減少 服務或資源的能力。
  5. 計價服務 – 計算使用者所使用的服務或資源的能力。

這 5 個特性是由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 (NIST) 所定義。您要全面檢查目前管理的 IT 基礎架構是否能提供這些雲端元素,並且適當的規劃以幫助您實現私有雲的規劃藍圖。要建立雲端環境,您必須要計畫如何達成每個所需的“元素”。

從傳統資料中心模型遷移到私有雲架構

本文假設您的公司已經擁有一個傳統的 IT 資料中心,您希望遷移到私有雲架構上。那麼應該從哪裡開始呢? 建議由私有雲架構參考模型開始吧。以下是 6 個參考階層:

  1. 服務傳輸層
  2. 軟體層
  3. 平臺層
  4. 基礎架構層
  5. 管理層
  6. 操作層

我想從第 4 層到第 6 層的規劃開始進行討論。若就職業來說我是一名基礎架構顧問,我完全相信跟建立任何架構一樣,您必須要從基礎開始下手(若沒有底部基礎的 4 ~ 6 層,將很難達成日後應用的 1 ~ 3 層)。在這種情況下,第 4 ~ 6 層涉及您目前的 IT 資料中心和管理團隊(操作層),您的實體網路和服務基礎架構(基礎架構層),以及這兩層的管理作業(管理層)。

在“私有雲介紹”系列文件中的第 1 部分,主要是針對操作層進行檢查(所謂的“檢查”並非建議您重新組織、縮小規模或外包)。而是建議您分析目前的模型運作和執行日常管理工作的方式。

根據 Microsoft 所描述的操作層為“ 代表 IT 管理人員執行的服務管理和操作流程 成功的雲端運算概念都擁有彼此依賴的雲端參考模型。雲端是一種分層管理模型的概念並類似於 TCP/IP 堆疊。上方層和下方層都互相依賴以提供服務。操作層為您整個 IT 基礎架構提供了基礎管理,並且直接與管理層互相連接。這 2 層非常緊密合作並且互相依賴。

操作層是您目前資料中心的管理人員,能夠順利執行日常任務來保持營運(IT 操作管理、使用者服務平台管理員、實體主機安全性)正常運作。這些管理人員在您的企業中執行監控、告警、實體資料中心安全性、硬體維護、HVAC 及工作需求…等。都是操作層所需要具備的必要功能,您必須檢查目前資料中心內是否擁有以下流程:

變更管理

  • 是否具備變更管理 CM (Change Management) 的核准流程?
  • 該 CM 核准流程是否有透過應用程式來進行後續追蹤?
  • 是否具備由 CM 擁有者核准變更計畫?
  • 是否透過 CM 應用程式向營運(或相關部門)通知即將套用的 CM?

資產管理

  • 您如何對實體電腦和網路設備進行資產統計?
  • 您如何管理實體電腦和網路設備保固資訊?
  • 如何管理實體資產的更新週期?

知識管理

  • 您是否收集並儲存您的組織資訊?
  • 此資訊是否能在需要時隨時提供給 IT 人員使用?

事件管理

  • 當發生服務中斷時,是否有應變流程來解決問題?
  • 您的事件是否記錄並且回報給上級管理人員?

請求履行

  • 當營運中心收到一項請求服務時,您能夠滿足該請求的解決方案為何?
  • 您在服務水準協定 (SLA) 上的資源設定為何?

存取管理

  • 您是否能有效控制對於資料中心資源的存取行為,如果可以的話那麼您如何確定誰獲得相關授權?

系統管理

  • 我們是否能夠及時修正系統或服務中斷的狀況,評估服務中斷的時間對您營運狀況的影響?

大部分企業營運中都擁有上述部份或所有流程。CM 流程是管理和改善 IT 的唯一流程,CM 流程應該經過審查和管理維護,以融入私有雲的其他特性例如 自動回覆和維護。完整的操作層管理將是您成功建立雲端的關鍵所在,檢視上述問題後您可能還必須要花費時間改進您的操作管理部門。雲端運算的 “5 項 NIST 特性”對於操作層都具有極高的依賴性,沒有上述操作層的管理流程,要向您的客戶提供 On Demand 或計價服務幾乎不可能達成。

操作層追蹤所有在資料中心內發生的變更管理、維護窗口和一般管理工作。操作層支援下一層(管理層),透過修正或回報機制來進行通報和解決問題,以及協調對新服務或其他服務的請求,並將這些變更全部回報給 IT 管理人員。

您可能會說您已經知道這一點了,但是建議您必須要重新思考相關細節,因為私有雲將透過操作層並合併其他概念進行管理作業:

  • 使用系統管理應用程式來檢測服務故障與新服務的請求,並且提供自動回應功能
  • 在 CM 中自動化執行或日常操作中所包含的手動流程
  • 使用工作流程提醒或回報機制,來執行相關服務或任務

本系列文章的第 2 部將討論私有雲參考模型中的管理層,以及管理層如何使用操作層進一步自動化資料中心的任務,提供透過 On Demand 請求或傳統 Ticket 系統向使用者動態提供服務的能力。

“此網站上的文章都是我自己所自發撰寫的,並不代表 Microsoft 或我的雇主其立場、策略或意見”

Vincent Montalbano
vincentm@vmontalbano.com
Infrastructure Consultant Catapult Systems, Inc   
MCITP: Enterprise Administrator    
MCITP: Windows Server 2008 R2 Virtualization    
MCTS: System Center Configuration Manager、System Center Operations Manager    
MCTS: Windows 7 Configuring

編輯: Tom

Tom Shinder     
tomsh@microsoft.com 首席知識工程師, SCD iX Solutions Group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shind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shinder

原文連結: https://blogs.technet.com/b/privatecloud/archive/2011/10/10/the-journey-to-the-private-cloud-part-1-the-operations-layer.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