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tilhar via


转载:认识自我,把握机遇 —— 谢恩伟 (一)

    2007年,微软华人协会曾组织编写了《微软360度——企业和文化》一书,本月该书的姐妹篇《微软360度--成功与成长》新鲜出炉了。本博客经本书作者授权,转载其中一篇对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服务器与开发工具事业部总经理谢恩伟先生的采访纪实。由于篇幅较长,分三段刊登。

访谈八:认识自我,把握机遇——谢恩伟(一)

采访者:金昀,钟颂东

采访记实

    谢恩伟的经历和微软中国的其它许多领导人比较起来是个异数:本章采访过的张亚勤,沈向洋,和张宏江都是研究人员出身,由学者发展为成功的企业家;而恩伟则是在产品部门由工程师而步入职业经理人的道路。上海长大的他十几年后回到故乡创业是怎样的心情呢?笔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谢恩伟。

笔者: 请简要谈一下您的职业发展经历。

谢: 我在上海出生,读完高中后进入复旦大学学习。一年后,就直接转学美国。1994年第一次接触微软,这是我在大学期间的第3次实习。当时在Visual Basic 部门做了四个月的软件测试,(其间)和多个团队合作,比如Excel。实习结束以后就一直在做思想斗争,到底是要回学校读研究生,还是直接进公司工作,后来决定留在微软做全职工程师。1994年开始做SDET(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1995到1996年担任SDET Lead(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主管), 1997到1998年做了Test Manager(测试经理),(这段时间)一直在Visual Studio产品部门。2001年有一个机会做了Product Unit Manager(产品单元经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尝试,因为这是从对单个软件开发领域(Discipline)的管理扩展到对多个领域的管理。到2002年为止,我一直在(软件)开发工具部门工作,是一个Incremental Growth (渐进式增长) 的过程。从Individual Contributor(个体贡献者,简称 IC)发展到主管,再到经理,从对单一领域的管理,到对多个领域的管理,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二次转型。第三次转型发生在2002年,从一个成熟团队到了一个初创团队,做存储系统。这一次转型主要是因为我很想体验初创团队的氛围,以及面向除了程序员之外的更大客户群体。我在那个部门做了一年多的时间,那个时候结识了Bob Muglia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 负责服务器与开发工具事业部)。2003、2004年,Bob刚开始管理整个Server and Tools Business(服务器与开发工具事业部),当时他让我看一下中国,因为事业部打算在中国组建一个新的研发团队。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吸引力的机会,最终也成就了我的第四次转型,从Corporate(公司总部)到Subsidiary(分部)。 2005年我在上海创建了这个团队,到现在三年多的时间,我目前的职位是总经理。

笔者: 您的职业故事非常吸引人,我想针对你的职业提几个问题。首先,您刚才提到毕业的时候曾经考虑过是继续读研还是进公司工作,最后您为什么选择了进入微软工作呢?

谢: 理由很简单。我在微软做实习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能够对公司有更深入的了解。当时我觉得雷德蒙的环境和大学校园差不多,有很多新员工,都和我年龄差不多,刚刚大学毕业,让我觉得很亲切;而且还有大批业界杰出人士,公司内部导师机制为我这样的新人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发展的机会。另外,相信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这种感觉,就是对自己的主攻方向并不是确定,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我做过实习以后就觉得应该先工作一段时间看一看自己喜欢干什么。实际上很多人有类似的经历,我之前的团队里就有很多人大学没有读完就来工作,后来有一批人回到学校读完了本科或者研究生课程,他们的反馈是在微软的经历非常有帮助,使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知道应该学什么了。

笔者: 我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中国传统上会很重视学历。您在微软中国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学历对于微软来说很重要吗?

谢: (笑)说到这里我要讲一个笑话。我现在经常和当地政府机关、高校交流,有时也接受电视台采访,可能是因为我职位的关系,在这些场合,常常被直接称呼为谢博士。我总要绞尽脑汁考虑应该怎样来纠正这个称呼,又不使对方尴尬。(笑)在大学演讲的时候,也有同学问我是否进入微软必须硕士毕业,我的回答是学位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参考,但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因素。

Comments

  • Anonymous
    March 01, 2009
    [原文发表地址] 在微软当软件开发测试工程师的故事 [原文发表时间] Tuesday, February 24, 2009 3:45 PM 背景资料:李敏,2005年开始在微软实习,半年后研究生毕业成为正式员工,先后经历了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