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rtir a través de


听微软大牛们谈“怎样成为优秀的工程师”

这天正午,上海紫竹园晴空万里,微软服务器与开发工具事业部(STB)正在会议室进行一个午餐谈话,主题是“怎样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听众是来自各个部门的员工,大部分是年轻面孔。面对听众的是主持人和四位“大牛”,其中有三位是经理,一位是资深的个人贡献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IC)。他们相同的是都有很强的技术背景,深谙什么是优秀的工程师。我们SQL Server中国研发中心的总经理孙博凯(Prakash Sundaresan)也落座其中。主持人先后问了数个问题请大牛们谈论,我将这些谈论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

个人故事

在回顾多年个人职业发展历程时,每位大牛似乎都有一条“线索”指引着他们。博凯说,当时他在开发组长(dev lead)的职位上,通常下一步会朝经理职位发展。而他却问自己:“我还需要什么经验?”他发现自己还缺少与客户打交道的经验;而开发一个优秀产品,不深入了解客户怎么行呢?于是他转而进入客户部门锻炼了一年。可以看到,博凯很早就知道他想要成为什么,即技术的全面手。另外三位大牛的职业线索也很清晰:那位IC想成为“Hard core(技术牛人)”; 另两位经理的分别是“快乐”和“为机遇做好准备”。这些线索一直引导他们的行为和选择。我想,这些线索殊途同归,都使他们做出了优秀的产品,并使他们成为今天的大牛。我不禁问自己:我的线索是什么?

应对挑战

博凯以前就强调,唯一不变的是改变本身。这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今天尤为适用。他说,人人都知道,工程师的成功秘诀是“成为专家”。可是“在什么方面”成为专家呢? 具体的领域知识天天在变,今天的技术也许会是明日黄花。因此,应在“成为专家”方面成为专家(be an expert on being an expert)!——看来,这种隐性的能力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秘诀啊!

Individual Contributor (IC)与经理之间的切换

IC是微软内与经理平行的另一职业类别,不管理人而专注技术。众所周知,微软对IC的重视无出其右。IC与经理这两条职业路径都可以上升到最顶端,并可在中途相互交叉。有不少人在IC与经理之间来回穿梭,四位大牛中就有这样的例子。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1) IC与经理在微软同等被重视(we value both equally),(2)IC与经理的经验互相补充,并且(3)两种职位都需要有激情。针对中国官本位文化对经理的偏好,博凯幽默地引了一句笑话: “Management is overhead(管理是额外开销)”。呵呵,可以看出他们对优秀IC的求贤若渴,这也许也反映出一个优秀的IC是如何之难得吧。

校园入职者(Campus Hire)面临的挑战

微软有大量员工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而来,因此主持人提出了这个问题。我记得STB总经理谢恩伟在Campus Hire入职时讲过,Campus Hire的优势是“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然而,在座的大牛们也发现一些Campus Hire欠缺的地方。一个是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在互相诘难中共同成长。当有人诘难甚至质疑你的工作内容时,应该想的是“谢谢你,你是想让它更好。”此外,博凯提到,美国和印度的Campus Hire在自由形式讨论(free form discussion)中比中国的Campus Hire更积极些,发言更多。他还说了一句直译过来是《大话西游》台词的话:“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显然,此时大家在很有诚意地看着他。

可见性(Visibility)

可见性主要是指让上级看到自己做的工作。对此,大牛们认为,一般来说工作都是可见的,因为主要矛盾总是被上级意识到的,而我们在工作中自然应首先解决主要问题。看来,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抓主要矛盾”真是无往而不胜啊。一位大牛说,一个“非常常见的错误”是排错工作的优先级。如何知道此时最应该干哪件事呢?他的建议是,与上级的交互与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出国培训的作用

一般,新员工入职后都会去美国培训一段时间。当问及这段经历的作用时,大牛们说,出国交流把我们曝光在不同的思考方式面前,使思想更开放(open)。他们说,以前微软仅在美国时,还没有什么国际交流,而现在我们则幸运得多,中国的工作环境中也有不少老外。他们还说,相比于是否与老外交流,更重要的问题是“从谁身上学习”。在公司文化中,20%的学习来自学习他人。每个新员工入职时会被安排一个“师兄”,此外还有长期跟踪的“导师组”等等。在这里,只要想学,总能博采众人之长,为我所用。

工作/生活平衡与工作效率

社会上都说“搞IT很辛苦”。怎样才能平衡工作与生活呢?一位大牛说,首先,“平衡”没有绝对标准,与个人幸福感受相关。有人觉得每周工作40小时是平衡的,有人却乐意工作更多。为了认识自己的偏好,他建议我们列一个“工作/生活平衡清单”,分析一下哪些情况会让自己快乐,哪些情况反之。显然,我不能承受每天加班之重,但也不能承受不上班之空虚。由于微软的评价体系是结果导向(result oriented),“不在乎你花了多少时间”,因此,工作效率尤为重要,效率高的人工作时间少,也就在工作/生活平衡中更有主动权。对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博凯提出一条“三件事”方法:每天只记住三件小事,每年只完成三件大事即可。呵,依旧是“抓主要矛盾”。是啊,记得我以前每天花多少时间处理各种琐事,而主要任务却被耽搁。后来只集中抓主要任务,才发现很多琐事其实可以推后,等等再做。

人际关系

公司有几种人际关系:与同事的当然最重要,同时还有与上级的,与“师兄”和“导师”的,与位于国外的团队成员的,等等。我们公司这些关系已经纯得不能再纯了。博凯提出一个“品牌(brand)”概念:一个公司有一个品牌,同样地,我们每个人也有一个品牌。我们应该在职业之初就想好,自己想成为哪种品牌。换言之,希望别人怎样看自己?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善于合作的”,抑或“值得信赖的”,等等。博凯说,今后的漫长生涯中,我们可能更换工作或职位,但品牌会一直伴随着自己。

这几位大牛的品牌都是响当当的,因此他们的观点值得我好好回味。这些谈话对我的自我反省和职业规划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也希望对读者你有用 :)

软件工程师
杨珂

Comments

  • Anonymous
    May 20, 2009
    尊敬的各位读者, 首先感谢您阅读我们这篇博客摘要。如果您对其中一篇博文有任何想法或疑问,请直接在相关博文后面直接留言,以便负责博客的相关研发工程师能給于及时跟踪或答复。如果您的问题与我们的博文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建议您直接在微软中文技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