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weis
Für den Zugriff auf diese Seite ist eine Autorisierung erforderlich. Sie können versuchen, sich anzumelden oder das Verzeichnis zu wechseln.
Für den Zugriff auf diese Seite ist eine Autorisierung erforderlich. Sie können versuchen, das Verzeichnis zu wechseln.
全球的資訊科技一如既往生氣蓬拔的發展著,不過在近幾年來,微軟將與開發者之間的話題逐漸聚焦在三個議題上。
第一項議題便是:微軟正在擁抱開源社群與技術。在過往,開發者往往僅熟悉於單一平台上,例如 ”純微軟開發環境“、”純甲骨文開發環境“、”純 Linux 開發環境“以及”純蘋果開發環境“,但今日的開發者早已習慣於跨平台間的開發。因此當微軟在與一些並非傳統的合作企業開始合作時,便驚艷了大多數的人。如今,在我們更加深耕於擁抱開源這項議題的同時,除了少數的驚艷外更多我們的合作夥伴更受惠於此項策略。這項深刻的文化轉變可以由我們與 Salesforce、Box、RedHat、Docker、Mesosphere、Dropbox 的合作以及我們投入在 iOS、Android 以及 Linux 上的努力得到證實。
針對第二項議題,在前述發展中的願景下,我們將致力投注更多微軟的技術與資源。我們藉由聚焦及分析橫跨 Windows, Office 以及 Azure 的開發者最重要的需求,並以釋出更多的產品實情成為建立與開發者聯繫的最佳方式。
至於第三項議題,也是我們現在正努力在執行的,便是開始提升更多的曝光以及參與度。當我們提升了我們與開發者以及社群直接或間接地接觸後,便也發現這些參與後的回饋正逐漸在發酵著。我們在社群活動中與開發者一同撰寫程式碼,也在黑客松中協助我們的夥伴處理那些困住他們的棘手技術挑戰。這樣的努力不僅有助益於社群,也協助了我們產品開發團隊能夠更快且又效率的收集更多的回饋,並建立起更佳高品質產品。我們的合作關係(包含今日以及過往曾在 Build 大會上發表過的夥伴),將展現我們近來努力的成果。
次世代生產力工具
藉由雲端的蓬勃發展,Office 以及 Microsoft Graph 開發者如今能夠針對常見的生產力工具使用情境,重新定義出更佳的見解以及協作概念。在我們所有的合作夥伴中,Highspot,一家 產品銷售能力開發的獨立軟體開發商,展現出擁抱微軟的生產力的最佳範例。他們逐漸地拉近自己與微軟技術的距離,以非常務實的方式,將他們的方案逐步的投注到客戶每天的生產力工具 — Office 之上,藉以使客戶逐漸習慣於他們產品的使用。Office 支援許多第三方的企業夥伴,包含 Dropbox、Box等等。
除此之外,Highspot 傾向於以 Office 插件的形式更加深入的與 Office 整合。這次大會我們將展示我們去年便有介紹過的新一代的 Manifold.JS。我們將展示 Highspot 是如何藉著這項工具將自家的其中一個網頁自動化的生成一項 Office 插件,以及介紹可以協助在撰寫 Office 插件時偵錯的 Vorlon.js ( 另一項去年 Build 大會上介紹過的技術 )。去年我們曾經在我們的專題演講上介紹過 PowerBI,今年我們也將展示 Highspot 是如何使用 PowerBI 的其中一項新功能 — 嵌入 Power BI 以協助搜集資料,並給予終端使用者工具協助其能夠解析資料並解決他們的問題。
溝通是促進進步的關鍵,因此在次世代的生產力解決方案上,微軟將發展“溝通及平台”的概念。行動裝置化的使用情境興盛,解決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障礙,但我們將目標放在更遠的前景 — 讓使用者的裝置能夠以有意義且智慧化的回話來與使用者溝通。時至今日已有許多人們用來協助交流聯繫的工具,包含電子郵件、簡訊、Skype、Slack、Telegram等等。那為何不再多增加一個智能回復機器人?我們開始著手於研發一個 Highspot 機器人,其功能包含使用者在寫下一些東西的時候,他能夠做一些簡單的回覆。無論如何,機器人將在其能夠達成更多智慧化的行為後,大幅提升它的價值。藉由使用 Highspot 本身提供的資料,以及 Bing 還有一些認知服務的協助,如今使用者已經能夠在操作 Highspot 服務的時候下達一些疑問並得到解答其疑惑的相關資訊了。
機器人不僅僅可以運用在一些有趣的生產力使用情境,單純本身也可以用來產生一些趣味。一些來自 Azure 以及微軟研究機構的開發者,便在 Murphy 計劃裡開發出一個與舊漫威漫畫 “What IF” 裡相似的對談式機器人。在與機器人的互動裡,例如輸入一句類似於 ”What if Scott Guthrie was a penguin?” 的語句,機器人的智能程度便能夠解析這個問題,靠著 Bing 去尋在相關的圖象然後藉由機器學習的方法偵測出臉部位置。從這樣的發法開始,開發者便可以僅專注在完成臉部對換的作業上。這個機器人架構以及認知服務給予開發者足夠的基礎建設去實作這些複雜的技術,讓開發者能夠更自在的專注在他們的產品或機器人的獨特價值上。
企業邁向雲端
許多大型企業以矽谷模式為目標,導入高效率部署以及善用雲端擴張性佳的優勢,雲端服務正代表著這些企業在資訊基礎建設上的改變。它將這些企業的金融架構從原本的資金導向轉換成了營運導向,也大大影響了企業在成長中所需備有的技能。
重量級軟體 CloudFoundry 正是一項能夠協助企業方便部署的平台即服務技術,他協助企業先將自家的服務部署到私有雲上,並在他們準備好之後協助其部署到公有雲上。大型企業例如 Ford,藉由 CloudFoundry 這樣的服務能夠簡便地將其服務搬遷至 Azure 上。在一個雲端抽象化的世界,一般服務的資料往往散落在許多地方,因此關鍵便在於,如何讓開發者可以不需再撰寫第三方廠商的程式碼便可存取所有的資料。Rita Zhang 因此協助開發了 S3 proxy,一套可以支援使用者使用同一份放在 CloudFoundry 上的程式碼,便能從 AWS S3 以及 Azure Storage 上取得資料的系統。這套 S3 proxy 解決方案能夠在 CloudFoundry 上部署、管理以及擴展成內建的應用,也因此能讓更多的 apps 善用其功能。一部份的使用者在第一次接觸雲端的時候,會嘗試使用 CloudFoundry 的方案,因此藉由上述的這些例子,開發者能夠繞過 S3 Proxy 並直接的連接到 Azure Storage。
客戶端及雲端創新
在當前這個行動裝置/雲端優先的時代,隨身攜帶的裝置以及雲端的能力之間的結合,創造了許多獨特的使用情境。
時至今日,將大量的資料,諸如 3D 資產以及遊戲資料,在雲端上儲存以及運算已經是一件非常普及的事。所以的這些資料以及服務將依據需求去解析,並得以在最後將結果輸出在客戶端的裝置上,使其可以方便操作及使用。Aveva Engage,一項我與 John 所展示的計畫,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會在之後闡述更多與其相關的說明。
許多的經驗都是由資料的表象特徵所驅動的,其中一項便是擴增實境。Vuforia,目前是 PTC 企業的一部份,同時也是當前最熱門的開發者擴增實境平台之一。超過 200,000 的開發者使用了 Vuforia,也開發出下載總量超過兩億五千萬的應用程式群。微軟也與 Vuforia 合作,將平台上的應用帶到通用 Windows 平台(UWP)上,這樣的合作關係也創造了一項非常有趣的產業設備型錄。
產業龍頭 Caterpillar 在 UWP 的支援下創造了新的契機,促使他們能夠重塑自家的產品型錄以及銷售體驗,將原本僅僅是紙本的體驗轉換成 3D 的模型。透過 Windows 10 的平板可以讓商品活過來,並讓使用者能夠透過不同的角度甚至從內部去檢閱整個商品模型。商品模型亦可透過轉譯變成文字並存入 3D 的註記內。
上述的情景就是一項通用 Windows 應用,除此之外,由於 HoloLens 本身也是一項預載 Windows 10 的裝置,因此也可讓相同的 app 運行在 HoloLens 上。其之所以可能乃是透過 HoloLens 所提供的容積 APIs,以及 API Vuforia 將模型固定在場景空間。這便是其中一項開放開發者實作 UWP 後,便可讓使用情境在多項裝置上可以呈現的例子。
新世代的開發者們
在 Redmond 的眾多學校裡,我們在與越來越多的學生開發者互動時發現他們對微軟技術的期許與熱情,我們可以想像新世代的開發者們在針對未來所做的創新前景。微軟相信學生必須從小便融入在 STEM 教育下,也為此投注資源讓學生們能夠享用這樣的教育。
Quest Institute 的 Danny Kim 在過往五年的期間,協助了學生們將總計 74 組的實驗放到 國際太空站(ISS)上。Kim 期許能從原本每年的10至20個實驗數擴展到每年200至300個。但如果需要有這樣的進展,他需要一個新的實驗平台,一個可以讓學生們不需要去設計電路板或使用限制要求高的語言(例如 P-Basic)。除此之外,在宇宙中運行的實驗還須面對特別的環境考驗,諸如因溫度或壓力的波動而產生的物理需求。
為了因應上述需求而產生最新的一套軟體平台,提供了更簡易的開發環境/SDK、一套 Minnowboard Max 運算平台以及一項能夠客製化(也將很快被開源)的 shield 以對應到 Minnowboard Max 上。整個團隊使用 Windows 10 IoT 來監控整個平台以及管力在地球上的實驗。一個由 Megna, Mihir 以及 Micah 三位來自 San Jose 的 Valley Christian Schools 的八年級生所組成的團隊,將透過這個由 Quest 以及微軟所研發的新平台來發射第75號實驗,藉以實驗在太空中的電磁力,他們的實驗將在今年的五月31號發射至國際太空站(ISS)上。
今日總結
我們在今天的 Keynotes 上討論了許多議題,也有更多的議題有待我們去討論。別擔心你錯過了任何一小部分的 Keynotes,他們將會在 Channel 9 上重複播送。
今天的 Keynote 至此已算到了尾聲,但在 2016 Build 大會上我們還有提供更多的議題。議程會一直延續至禮拜五結束,我們也會同步持續地將影片藉由 Channel 9 播放。大會活動結束之後,許多我們的專業人士會繼續藉由 Build 2016 tour 這項計畫,將在 Build 上釋出的新技術內容散播到全球各個據點,並得以和那些沒有辦法出席這次 Build 大會的開發者持續交流。
儘管 Build 大會是微軟的年度開發者盛事,但它也僅僅是我們與開發者之間一部份的互動對談而已。我鼓勵各位去參與我們的議程、下載工具以及探索我們的平台。也可以透過追蹤這個部落格以及 @msdev 來獲取更多與今天我們所分享的相似的合作夥伴故事。
期許與你們一起建構美好世界!